雙門內窺鏡儲存柜的溫濕度傳感器校準需結合環境控制要求與設備特性,具體步驟如下:
一、校準前準備
?設備檢查?
確認傳感器型號是否支持手動/自動校準功能(如LX915型號需通過菜單鍵進入校準模式)。
檢查傳感器外觀是否完好,避免因物理損傷影響校準結果。
?環境穩定?
校準前需關閉儲存柜門,確保內部溫濕度穩定(溫度波動≤±1℃,濕度波動≤±3%RH)。
遠離空調出風口或潮濕區域,減少環境干擾。
?標準器具準備?
使用高精度溫濕度計(誤差≤±0.5℃、±3%RH)作為參考標準。
若需多點校準,需配備恒溫恒濕箱模擬不同工況(如低溫低濕、高溫高濕)。
二、校準操作步驟
?單點校準(常規溫濕度點)?
將標準傳感器與被校傳感器并排放置在儲存柜中層(距內壁1/10邊長處)。
待讀數穩定后,對比偏差:
?溫度校準?:通過設備菜單進入“1CE”模式,按上下鍵調整至與標準值一致。
?濕度校準?:選擇“2HE”模式,調整至誤差≤±3%RH。
?多點校準(高精度要求場景)?
設置不同溫濕度條件(如25℃/50%RH、30℃/70%RH)。
記錄各點偏差,通過校準軟件或手動輸入修正值。
?自動化校準(支持系統)?
連接校準系統(如1612A/THCAL),自動比對并生成校準報告。
三、校準后驗證與維護
?結果驗證?
重新測量標準點,確認誤差符合醫療儲存要求(溫度±1℃、濕度±5%RH)。
使用三點布放法(上、中、下層)驗證柜內均勻性5。
?維護周期?
常規環境每12個月校準1次,高使用頻率或極端環境縮短至6個月。
每次校準后需記錄數據,包括校準值、操作人員及時間。
四、注意事項
傳染病風險場景?:校準前后需對傳感器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法規符合性?:遵循JJF1101-2019規范,校準報告需留存備查。
通過上述步驟可確保儲存柜溫濕度監測的準確性,保障內窺鏡儲存安全。